共计 280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AI·快讯
1、OpenAI 去年亏损翻倍,未来几年要筹千亿美元升级 AI 能力
OpenAI 公司在 2022 年亏损翻倍,至 5.4 亿美元。数据表明,在该公司开始出售 ChatGPT 使用权限之前,其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成本高昂。此前,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曾非公开地暗示,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筹集至多 1000 亿美元资金,以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的能力。(来源:澎湃)
2、即时设计发布 AI 设计工具共创计划
智能设计工具公司即时设计宣布,旗下 AI 设计工具“即时 AI”结束内测,面向用户全面开放。据介绍,即时 AI 是全球首款脱离内测阶段,能让大家体验到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快速生成可编辑的 UI 设计稿功能的设计工具。同时,即时设计正式发布新一代 AI 设计工具共创计划,将与加入共创计划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升即时 AI 的产品能力。
3、网易有道发布 AI 口语老师剧透视频
5 月 5 日,网易有道发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开发的 AI 口语老师剧透视频。据介绍“子曰”为有道自研的教育场景下的类 ChatGPT 模型。
4、学而思研发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的大模型 MathGPT
学而思正在进行自研数学大模型的研发,命名为 MathGPT,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和科研机构,以数学领域的解题和讲题算法为核心,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于年内推出基于该自研大模型的产品级应用。据了解,学而思已将 MathGPT 作为公司核心项目,由 CTO 田密负责,今年春节前,该项目已经启动相应的团队建设、数据、算力准备和技术研发。此外,学而思已经启动在美国硅谷的团队建设,将成立一支海外算法和工程团队。
学而思表示,他们希望通过 MathGPT 弥补和攻克大语言模型的三个问题:第一,题目要解对,现在 GPT 结果经常出现错误;第二,解题步骤要稳定、清晰,现在 GPT 的解题步骤每次都不一样,而且生成内容经常很冗余;第三,解题要讲的有趣、个性化,现在 GPT 的解释过于“学术”和机械,对孩子的学习体验很不友好。
5、英国将对 AI 相关的竞争和消费者保护进行评估
据《华尔街日报》,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周四表示,将对人工智能(AI)模型开发和使用中的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因素进行评估。对 AI 基础模型的这一评估将研究基础模型及其使用的竞争性市场可能如何发展,研究这些情况可能给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带来的机会和风险,并制定指导原则以在这些模型发展过程中支持竞争和保护消费者。AI 基础模型包括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性 AI。
6、AI 初创公司 Runway 融资 1 亿美元 估值达到 15 亿美元
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 Runway 已经在 D 轮融资中筹集到至少 1 亿美元,估值由此达到 15 亿美元。据报道,这笔交易使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比上一轮增加了两倍。据悉,Runway 从一家云服务提供商那里筹集了资金,但具体是哪家公司并不清楚。
7、李彦宏:“文心一言跟 ChatGPT 差距两个月”的说法有点被断章取义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内部“新使命六周年暨百度骄傲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这场科技竞赛才刚刚开始。真正的 AI 时代,新的应用会基于大模型来开发,就像十几年前各种基于安卓、iOS 的应用大量涌现一样。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 AI 原生应用的思维方式和理念,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去重构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业务。”李彦宏还回应了与 ChatGPT 差距为两个月的说法:“前一段时间我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跟 ChatGPT 的差距大约是两个月,但说实话这有点断章取义。我后面紧接着还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两个月的差距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赶上,也许很快,也许永远也赶不上。”
8、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私人企业应对 AI 产品的安全负责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与科技公司的 CEO 会面后表示,人工智能有潜力改善生活,但可能会引发安全等问题。哈里斯还表示,私人企业应对 AI 产品的安全负责。她还称,支持推进新的人工智能监管规定,支持新的立法。
9、苹果 CEO 库克:人工智能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库克对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新应用表示谨慎乐观,他指出虽然这项技术潜力巨大,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库克周四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苹果已经在大部分产品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其中包括智能手表的摔倒检测等功能。他说,苹果将继续在更多产品中加入这项技术,但会考虑周全。
10、微软资助 AMD 向 AI 芯片领域进军
微软正在与超威半导体 (AMD) 展开合作,资助后者向人工智能 (AI) 芯片领域扩张。这是微软多管齐下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获得更多令人垂涎的人工智能部件。知情人士称,两家公司正在合作,以作为英伟达公司的替代方案。当前,微软正在为 AMD 提供资金支持,并与这家芯片制造商合作开发一款代号为雅典娜 (Athena) 的微软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来源:新浪科技)
11、谷歌邀请更多用户参与测试生成式 AI 产品
谷歌今天宣布将 Trusted Tester 测试计划的用户规模扩大 10 倍,让更多的用户参与测试。Trusted Tester 是谷歌今年 3 月下旬推出的一项测试计划,邀请用户在 Gmail 和 Docs 中测试生成式 AI 产品。用户可以通过 Labs in Google Workspace 加入,目前仅限美国用户参与测试。(来源:IT 之家)
12、Mozilla 收购 AI 服务评价验证服务商 Fakespot
Firefox 浏览器开发商 Mozilla 宣布收购验证线上服务或商品假评价的 AI 技术供应商 Fakespot,确保 Firefox 用户免于诈骗网站之害。许多用户在采购商品、App 或服务时会参考线上评价,这也让歹徒透过制造假评价伪装诈骗网站或商品服务。成立于 2016 年的 Fakespot 是专门判别此类祸害的技术业者。该公司使用 AI 与机器学习(ML)系统侦测不同评价之间的相似性及特定模式,标示可疑评价。利用 Fakespot 的技术,用户可以判别某产品是否利用评价灌水以拉抬在搜寻结果的排序。Mozilla 表示,Fakespot 可协助该公司提供优良广告及商品推荐。
13、
AI·初创
1、二狗聊天机器人团队瞄准 AIGC,「度宇科技」开启用户个性化 AI 服务
“二狗”的真实身份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在 ChatGPT 远未诞生,甚至连改变 AI 走向的 Transformer 模型尚未出现的时代,“二狗”已经能做到自动对话,并且附带点歌、成语接龙、天气播报等娱乐和生活功能。(来源:36 氪)
2、AIGC 内容科技独角兽:特赞
范凌博士于 2015 年创立了特赞,希望帮助企业和品牌提供内容体验的解决方案。特赞专注于通过“技术 + 创意”,搭建创意内容的数字新基建,为全球品牌提供内容体验的生产、管理、分发、分析的解决方案,赋能品牌的内容数字化转型,助力品牌以内容驱动增长。(来源:动点科技)
